top of page
  • Stryd Taiwan Facebook

與 Stryd 和金牌奧運教練 Bobby McGee 一起改善您的跑步效率 - Part 2

  • 作家相片: StrydTW
    StrydTW
  • 3月4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Bobby McGee 是一位知名的跑步教練,擁有輝煌的執教經歷,曾與多位頂尖運動員合作,包括多名鐵人三項奧運選手,例如 Gwen Jorgenson(2016年里約奧運鐵人三項金牌)、Flora Duffy(2020年東京奧運鐵人三項金牌)以及 Ben Kanute。他還曾指導馬拉松奧運選手(1996年南非奧運金牌)、田徑運動員,甚至競走運動員!Bobby 對跑步效率與力學有深入的理解,並將一生致力於幫助各層級的跑者優化表現。他透過自己的計畫 RunFORM,持續為希望提升跑步表現、增強抗傷能力以及提高效率的跑者提供最前沿的見解與訓練方法。




理解 Stryd 的指標

Stryd 的核心指標為提升 生物力學效率 和 神經肌肉效率 提供了明確的方向,進而改善整體 跑步經濟性

透過追蹤與分析這些關鍵指標,跑者可以深入了解自身的動作模式、施力方式及功率輸出,以達成更優化的跑步經濟性。這些指標包括:

步頻(Cadence)

什麼是步頻?

步頻是每分鐘雙腳總計跑出的步數。

  • 每分鐘步數(spm, steps per minute) 表示。

  • 個人最佳步頻受多種因素影響,例如 腿長、體重、地形、速度、距離、活動範圍、下肢彈簧剛性(LSS)及地面類型 等。

    • 在最慢的跑速下,135 至 140 spm 可能是維持一定效率的最低限度。

    • 在耐力型跑速下,對於腿部較短的跑者而言,220 至 225 spm 可能是效率可持續的上限。

  • 步頻通常會隨著跑步速度的增加而提升。


為什麼重要?

表現與效率

  • 跑速 = 步頻 × 步幅。當每分鐘的步數增加且步幅加長,跑步速度也會隨之提高。

    • 例如:若步幅為 1 公尺,步頻 180 spm,則每分鐘移動距離為 180 公尺,相當於約 5:35 /公里的配速。

  • 步頻與步幅的平衡會影響跑步效率。

    • 例如:在馬拉松比賽中,較長步幅且低步頻 可能與 較平衡的步幅與步頻 產生相同的速度,但前者會需要更高的能量輸出(即效率較低),因為低步頻需要產生更大的功率來維持速度。

傷害預防

當步頻與步長達到最佳平衡時,跑者通常會感受到 衝擊負荷率(ILR, Impact Loading Rate) 及峰值衝擊力的降低,進而減少受傷風險。


----


觸地時間(GCT)與觸地騰空比(DF)

什麼是觸地時間 觸地騰空比

每一步中,腳與地面接觸的時間。

  • 觸地時間(GCT) 以 毫秒(ms) 計算,而 觸地騰空比(DF) 則以 步態週期的百分比 計算。

    • 例如: 觸地騰空比 為 30%,代表腳在步態週期中 70% 的時間在空中,30% 的時間接觸地面。

  • 腳與地面接觸的時間越短,能量消耗與制動力就越小。

  • 通常隨著速度的增加而減少。


為什麼重要?

表現與效率

  • 有助於提升施力效率,使力量更有效地傳遞至地面。

  • 增強肌肉的伸展 - 收縮循環(Stretch-Shortening Cycle),使彈性能量(LSS, Leg Spring Stiffness) 更有效率地運用。

傷害預防

與較低的衝擊負荷率(ILR)及衝擊力有關,降低受傷風險。


----

垂直振幅(VO, Vertical Oscillation)

什麼是垂直振幅?

跑者身體重心的上下移動幅度。

  • 跑步時,我們需要對抗 慣性與重力,使身體同時向上與向前移動。

  • 較小的垂直振幅 通常能帶來更順暢、更有效率的跑步動作。

  • 隨著跑速增加,垂直振幅通常會減少。

  • 以 公分(cm) 為單位測量。


為什麼重要?

表現與效率

  • 增強肌肉的伸展 - 收縮循環,提高彈性能量的利用效率。

  • 減少不必要的垂直移動,使更多能量轉換為水平方向的推進力,讓跑步更流暢。

傷害預防

與降低衝擊負荷率及衝擊力相關,有助於減少受傷風險。


----


下肢彈簧剛性(LSS, Leg Spring Stiffness)

什麼是 LSS?

腿部儲存與釋放能量的能力。

  • 較高的剛度可提高能量回彈速度與力度。

    • 例如: 鬆弛的橡皮筋回彈速度較慢、力度較小,而較緊的橡皮筋則能快速且有力地回彈。

  • 跑者不僅可以提升 LSS,還能透過優化其他領域(如生物力學)來進一步發揮 LSS 的作用。

    • 例如: 跟腱的使用方式會影響跑者的足部著地模式,進而決定是否能充分發揮 LSS 帶來的能量回彈效果。

  • 通常隨著跑速增加而提升(除非進入疲勞狀態)。

  • 以 千牛頓/公尺(kN/m) 為單位測量。


為什麼重要?

表現與效率

  • 提升跑步速度並提高在高速度下的穩定性。

  • 在支撐期(Stance Phase)更有效地儲存與釋放彈性能量,提高跑步經濟性。

傷害預防

  • 增強雙腿對不對稱負荷與垂直地面反作用力(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s, vGRF)的適應能力,有助於降低受傷風險。

  • 然而,為了提升 LSS,必然會增加衝擊力,因此可能會伴隨一定程度的衝擊力上升。


----


衝擊負荷率(ILR, Impact Loading Rate)

什麼是衝擊負荷率

足部著地時,力作用於身體的速率。

  • 衝擊力施加得越快,對身體的影響越大。

    • 較高的衝擊力會增加某些運動傷害的風險。

  • 通常隨著跑速的增加而上升。

  • 以 體重/秒(bw/sec) 為單位測量。


為什麼重要?

表現與效率

  • 增強肌肉的伸展 - 收縮循環,提高能量回彈效率。

  • 減少不必要的垂直振幅,使更多能量轉換為水平方向的推進力,讓跑步更流暢且經濟。

傷害預防

  • 較慢的力施加速率可降低衝擊力,並與減少衝擊相關傷害風險有關。

例如: 這與 LSS 密切相關,因為我們需要在 提升 LSS 與跑步表現的同時,控制衝擊負荷率,以降低受傷風險並確保安全。


下一篇我們將探討如何理解自己的數據指標,並提供一些在 Stryd PowerCenter 的具體案例,進一步學習該怎麼去分析這些數據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